题库

补偿贸易是在技术作为商品、转为商品贸易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贸易方式。其基本内容是:购进方向输出方购买成熟的技术设备时,是以向输出方借来的钱,购买输出方的技术设备,然后用购买的技术设备生产产品,在商定的时间内,分期偿还输出方的本金利息。也可以用双方协商的其他商品偿还,如向输出方购进开采煤矿的技术或设备,用此技术或设备投产后所生产的煤,偿还输出方的本金和利息。这种方式,对购进方来说,不需要支付现金,只用部分产品或其他商品偿还债务就可以了;同时,技术进口和产品出口都有一定的保证。对输出方来说,可签订较长期的贸易协定,保证某些商品的来源,同时又获得一定利息。另外输出方由于筹划银行贷款,组织补偿商品的销售等事宜,在输出的技术设备上一般要适当加价,又可多得一些利润。[  ],补偿贸易方式,对双方是互利的。我们在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在采用这种方式。

41.四个黑体“或”字,须改成“及”的是: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42.划线的“这种方式”指的是:

    A.技术转为商品贸易的一种贸易方式   B.引进技术设备补偿贸易支付的方式

    C.购进技术和设备生产的产品偿还债务的方式

    D.用双方协商的其他商品偿还债务的方式

43.文末[  ]处恰当的措辞是:

    人不过    B.而且    C.因此    D.其实

44.“补偿贸易方式,对双方是互利的”,这里的“双方”是指:

    A.技术进口方和产品出口方    B.购进方和输出方

    C.生产者一方和销售者一方    D.银行贷款方和企业借贷方

45.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补偿贸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B.补偿贸易是四化建设不可缺少的

    C.补偿贸易的含义、基本内容及其好处 D.补偿贸易是时代的产物

参考答案:41D   42B...

题库 2024-12-04

 现在科学发燕尾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高能物理、基本粒子 [a]。这些学问实际上是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b]。

    从17世纪的牛顿力学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宏观世界。[c]到了20世纪初,发生了两件事。一是量子力学的出现。量子力学研究的是比分子更小的东西。量子力学中分子的大小为10的负8次方厘米[d]。在这种尺度下,牛顿力学[  ],要用量子力学。二是广义相对论的诞生。如果范围扩大到比太阳系还要大。如银河系像个大盘子,直径为10万光年,对这样大的范围进行研究就要用广义相对论。所以天文学家说,宏观尺度以上还有一个层次叫字观。这样,科学研究可分为三个层次,(  ),研究对象分别是银河星系、山川物体和基本粒子。

    随着自然科学发展,现在发现微观世界中,物体之间有多种作用力。物理学家为了把这些作用力统一起来,就必须考虑一种新的作用力的场,这种场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希格斯发现的,被定为“希格斯场”。这种场远比基本粒子小,它的大小为10的负34次方厘米。所以,微观中又了一个新的概念,这是微观的一个层次,称之为“渺观”。

36.一、二段中加序号的语句,没有语病的是:

    A.[a]    B.[b]    C.[c]    D.[d]

37.文中[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无从下手    B.无能为力    C.难以胜任    D.力不从心

38.“如银河系”的“如”,意思是:

    A.如果    B.假如    C.例如    D.比如

39.文中(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最大的是宇观,最小的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微观,其次是宏观

    B.最大的是字观,其次是宏观,最小的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微观

    C.最小的是最子力学研究的微观,其次是宏观,最大的是宇观

    D.最小的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微观,最大的是宇观,其次是宏观

40.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牛顿在17世纪开创的力学,已不能解决从微观到宇观的研究问题,新的理论已应运而生
  • 最子力学诞生,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微观的向度上达到了10的负34次方厘米的层次
  • “希格斯场”是基本粒子间相互作用力构成的场,它的体积很小,只包括基本粒子,不包括分子
  • 微观世界包括分子,“渺观”指的就是“希格斯场”,它是微观世界中的一个层次,与宇宙无关

参考答案:36C  37B&nbs...

题库 2024-12-04

  收入差距现象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a]二重性,即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收入差距具有积极意义,而不合理不合法且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带来消极影响。现在,有人对收入差距问题产生了一些思想困惑,有的甚至提出了收入差距的产生和扩大是[b]了积极性,还是[c]了积极性,是改革成功的标志,还是改革失败的表现,是奔向共同富裕,还是走向“两极分化”等种种疑问。对此,我们必须加以科学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现象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强调市场竞争的必须产物。[d]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e]具有合理合法性;只要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负效用小于刺激生产力发展的正效用,就是适度的。实践证明,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收入差距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31.对“双刃剑”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收入差距现象具有二重性       B.收入差距的出现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C.收入差距有合理的与不合理的   D.收入差距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有弊

32.[a)处应填人的词语是:

    A.显然的    B.明确的    C.明显的    D.强烈的

33.[b][c]处应填的词语是:

    A.提高  降低    B.调动  抑制    C.抬高  打击    D.调动  贬低

34.[d][引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A.只要  就    B.只有  才     C.即使  也    D.因为  所以

3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收入差距这个社会问题

    B.作者批驳了收入差距有负面效用的错误观点   

    C.要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必然要出现收入差距

D.收入差距产生积极作用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

参考答案:31C  32C&n...

题库 2024-12-04

  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的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  健康的相互依存。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指出,病毒和细菌严重  地威胁着各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在全球的死亡青年和儿童中,半数上是罹患①诸如  艾滋病、疟疾、肺结核、麻疹、腹泄②和肺炎等传染病。仅1998年一年,这些疾病在全世界就夺去了1100万人的生命。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沿③,逐渐[  ]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一些国家的成年艾滋病患者已超过其总人口的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④2000年底,全世界有22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万人正忍受艾滋病的折磨,艾滋病毒已跨越国界,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利于某些疾病的传播。曾经a只限制b在世界c某些地区发作的登革热和疟疾d正在向新的地区扩散。因为在过去15年中,北部许多地区变得更加潮湿和温暖,使蚊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滋生,疟疾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全球化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26.①②③④没有错别字的一词是:

    A.罹患    B.腹泄    C.蔓沿    D.截止

27.文中[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演变    B.演进    C.演绎    D.演化

28.文中abed四个词中不可删的是:

    A.曾经    B.限制    C.世界    D.现

29.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A.艾滋病的传播是无情的,其扩散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B.在无情的艾滋病世界中,是没有我们和他们之分的

C.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是目前最危险的敌人

    D.各国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阻挡艾滋病的传播

30.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A.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传染病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杀手

    B.地球气候的变化使传染病的扩散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C.疾病的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

    D.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26C  27B&n...

题库 2024-12-04

    今年年初以来,马其顿多次爆发大规模反西方抗议示威,麦当劳快餐厅[a],成为人们发泄的目标。两年前,这一幕也曾在南联盟上演过。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时候,愤怒的贝尔格莱德市民砸了五六家麦当劳餐厅的门窗玻璃,麦当劳不得不闭门歇业。7月中旬,意大利城市热那亚多家麦当劳快餐店也受到了抗议八国峰会人群的冲击。其实,麦当劳并无过错。它虽然是美国的牌子,但用的都是[b]的原料,还为成千上万人带来就业机会。但在反美人士看来,麦当劳代表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而反全球化者则把其作为跨国企业统治世界的“代表”。他们认为,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是经济全球化最鲜明的标志,它们就像一台威力巨大的压路机碾碎了无数传统美食,留给人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口味和毫无二致的配方。实际上,人们针对的绝不是麦当劳之类的快餐,而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大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小国的渗透。

21.[a]恰当的措辞是:

    A.如履薄冰    B.身当矢石    C.首当其冲    D.祸从天降

22.[b]恰当的措辞是:

    久本国    B.美国    C.原产国    D.所在国

23.对本文作者、“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的观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无弊

    B.反美人士认为应抵抗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C.反全球化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小国的发展不利

    D.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都反对美国的文化倾轧

24.文字中“它们”是指:

    A.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跨国企业

    C.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    D.经济全球化

25.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A.麦当劳快餐代表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应警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国对小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渗透

    C.应全面看待跨国企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D.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霸权造成世界反美和反全球化运动的高涨

参考答案:21C   22D&n...

题库 2024-12-04

 宽带是传送比特的能力。宽带每秒钟能够传送大量的比特。尽管很多人把宽带比喻成水  管的直径,但是这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获取比特与从花园或者消防水管中饮水并不一  样。我们没有必要连续获取比特(像喝水一样),即使我们真的这样,这也未必意味着计算  机必须连续接收比特。

    数字世界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最小范围内以及最大范围内给人们提供了异步能力。从  最小的方面讲,这种异步能力能够使我们有效地利用通信频道。比如,交替处理人们的谈  话,能够使很多人共享一个频道而对此毫无察觉。从较大的方面讲,我们能够以新的方式延  长、压缩以及重新安排个人时间,在双方都方便的条件下变得更加异步。我们的后代会觉得  祖先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乘车和看电视这种行为非常奇怪。

    但是在这个新世界中,更多的带宽[  ],这甚至不是我们盼望的。当我们需要它时,  未必是每小时吸收数以十亿计的比特,而是在零点几秒内需要100万比特,然后暂停一下。我们未来对比特的消费将是断断续续和不定的。

    另外,未来因特网的主要使用者将不会是人而是机器。对这些机器来说,一点一滴地处  理信息或者每秒钟处理10亿比特的信息只是一些选择,对人并没有直接的意义。

16.本文所说的“宽带”指的是:

    A.每秒传送大量信息的能力    B.信息网络容纳信息的能力

    C.信息网络传送比特的能力    D.计算机获取比特的能力

17.第2段中“变化”指的是:

    A.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发生的变化      B.有效利用通信频道,实现资源共享

C.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    D.从各方面给人们提供异步能力

18.倒数2段[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未必是好事      B.不是好事 C.不可能是好事    D.可能是好事

19.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宽带使很多人共享一个通信频道,却无人了解事情真相

    B.数字化为人们如何使用时间提供了新的方式

    C.我们对比特的需要是不连续的和暂时的

    D.机器采用何种方式处理信息,对人没有任何意义

20.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数字世界给社会行为变得更加异步创造了条件

    B.更多的宽带,将使后代无法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C.更多的宽带,不一定是我们未来持续的、随时的需要

    D.未来因特网的使用者,将用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对话

参考答案:16C  17D ...

题库 2024-12-04

 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构造有裂谷带、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  ]数万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间就是裂谷。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向两侧,裂谷是洋底的诞生地。某些陆上裂谷(如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了新的海洋。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边界两边都是陆地,这就成为碰撞带。随着碰撞角度的不同,这里或因挤压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断层,或者兼而有之。

1.[  ]恰当的措辞是:  

    A.遍布    B.扩展    C.绵延    D.延伸

2.下列判断与文意相符合的一项是:

    A.板块运动的形式有三种:碰撞、俯冲和裂谷

    B.板块边界的碰撞或俯冲,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

    D.碰撞带和俯冲带位于大洋边缘或陆地之上

 

参考答案:1C&n...

题库 2024-12-04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